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资讯 >  > 正文

哪些点位容易积水?上海普陀“智慧大脑”提前部署防汛防台

时间 :2023-08-02 21:40:15   来源 : 腾讯网

界面新闻记者 | 杨舒鸿吉

界面新闻编辑 |


【资料图】

8月2日上午,今年第6号台风“卡努”移入东海。

为了提前防范台风影响,一份基于智慧气象、救援物资等数智底座数据汇总研判形成的《普陀区易积水点位》表格已由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送给全区各级防汛部门,帮助防汛部门提前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工作,做到事前的预防。

界面新闻日前从上海市普陀区城运中心获悉,在“一网统管”平台的支持下,上海普陀城市管理已实现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,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,由独立分散型向融合联动型转变,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,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,由信息拼凑型向知识汇聚型转变。

据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尹科强介绍,结合普陀区“一网统管”平台的数字孪生系统,一个极端气象影响后果的模型正在推演,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应支撑。

“应对像‘卡努’这样的台风,事前我们会推送易积水点位信息供各级防汛部门参考,建议在准备方面向这些点位进行适当倾斜,方便第一时间进行处置。”尹科强介绍道。

除了应对极端天气,该系统还运用于普陀区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。

苏州河约21公里绵延穿过普陀区。苏州河岸留给市民的是美景,却也给岸线管理带来新挑战: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,扰民的广场舞噪音以及如何防止游客溺水?……

在管理末端,苏河沿岸的治理牵涉到7个部门,4个街镇,各部门之间信息壁垒林立,无法统一归集利用。

为解决此类难题,依托“一网统管”平台建设,普陀区城运中心团队打造了“1个区级平台+10个街道镇平台+N个业务平台”,实现了一屏发现、一口派单、一站处置、一网评效、一键智搜。

在新平台加持下,普陀区城运中心运用“人防+技防+智防”联防机制,紧盯城市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,将问题发现在市民反映之前。据尹科强透露,目前该系统日均约发现事件2500件,热线事件约220件、网格约2300件、应急事件约3件、智能案件约15件。

比如,一旦智能系统检测行人意外溺水,该系统可基于苏河周边公共硬件资源,结合溺水监测算法实时对苏河区域进行智能巡检,代替现场人工巡查,第一时间发现人员溺水事件,并推送预警信息,通过实景画面辅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,科学合理协调相关人员赶往现场救援,为救援争分夺秒。

目前,普陀区10个街镇和22个委办局的业务条线,一共有32类11万个传感器,汇聚1.1亿条治理数据,衔接19个数字应用场景,打造数智普陀·城市治理引擎,实时数据达到93%以上。

今年4月,首届上海苏州河半马赛事举办,市民参与热情空前。

在该赛事中,普陀区依托“半马苏河数字治理应用场景”和“苏州河半程马拉松比赛多维度安全保障系统”,在赛事当天实时监测4000余名参赛选手、244处重点部位等动态情况,根据实时路况信息,对赛道周边人群密集、车辆拥堵等区域推送AI预警,为人群疏导、车辆分流提供支撑,确保了苏河半马活动现场绝对安全、绝对平稳、绝对有序。

据尹科强介绍,该系统运用AI智能派单技术,实现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减人增效、工单流转高效顺畅、统计分析精准精细,为基层减负增效。智能派单率达91%、研判准确率达85.15%,人力减少30%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